close

之前去了基隆塔,聽說基隆有雙塔,所以今天來補一下基隆燈塔 (一直以為是基隆塔與基隆燈塔,今天去了才知道應該是基隆燈塔與球子山燈塔)

交通

台北至基隆:台鐵

基隆車站至基隆燈塔:基隆車站南站搭 301至太白莊,下車的公車亭有地圖可以看

 

仁愛市場

由於到基隆的時間差不多 11點了,所以決定先到仁愛市場解決中餐再帶一些零食在路上吃

奇軒壽司屋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點了生魚蓋飯(200)、生魚片(250)以及味噌湯(20),品嚐起來都相當不錯。看隔壁客人點了握壽司,感覺也很好,CP值似乎更高。

沅進燒賣甜不辣

在這裡買下午的零食。甜不辣/牛蒡甜不辣/燒賣(120/斤)、干貝花枝丸(240/斤),其實他還有賣其他很多種丸子,不過我們只買了前面提到的。干貝花枝丸咬下去就有花枝味,裡頭也有小花枝塊,我有吃到小小的干貝,但家人沒吃到,好像有點要靠運氣?當天甜不辣和燒賣都放到比較晚才吃,燒賣的皮感覺有點厚,內餡很飽滿;甜不辣吃起來蠻 Q的,我覺得很不錯;但牛蒡甜不辣會有點軟爛,相較之下甜不辣比較好。

88豆花

(未設定標題)

這是一間奇怪的店,店裡還有賣水餃以及臘肉什麼的。這裡有賣豆漿豆花,不過我只點了豆花,可以搭配三種料,他的糖水和配料都不會很甜,比較符合健康要求;另外他的冰不是刈冰,而是顆粒狀的冰,這是比較特殊的地方。

 

基隆燈塔、白米甕炮台

基本上基隆燈和白米甕炮台可以算是同一個地方,由於在 Youtube 上看到有人說由白米甕走到基隆燈塔要過一個「古道百階」,爬起來很辛苦,所以我當然很沒志氣地選擇先去基隆燈塔。

(未設定標題)

(古道百階)

(未設定標題)

(另一側)

(未設定標題)

(基本上,基隆燈塔就在山頭另一側)

發現走基隆燈塔感覺也沒比較輕鬆,其實坡度也是蠻陡的。基隆燈塔是白色的建築物,燈塔本身是圓形的,配合旁的樹和藍色的天空照起來十分漂亮。據說前一陣子剛改建過,廁所什麼的都很乾淨漂亮。後方還有紅磚造的防空洞,但沒有開放參觀。有觀景台可以看基隆港以及基隆嶼,景色十分漂亮,比起基隆塔真的很棒,尤其海風吹過來的時候感覺很好。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以前的防空洞)

(未設定標題)

(燈塔建築物模型)

離開基隆燈塔往白米甕砲台前進,一路仍是上坡,走到腳會陡,然後會走到白米甕尖,這就是基隆燈塔和白米甕砲台之間小山丘的頂點,路旁可以看到射擊指揮所。這裡就可以看到協和發電廠的三根大煙囪。往下走即可到達白米甕砲台,往回看就是「古道百階」,說實在的,很難抉擇到底走哪邊會比較輕鬆。砲台總共有四個砲座,旁邊還有個觀測站之類的碉堡,可以走進去,試著體會一下觀測兵的視野;另外還有一個鋼鐵的作戰中心還是什麼的碉堡,但沒有開放參觀。往山下走會遇到遊客中心,有介紹基隆各砲台的資料。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觀測所)

(未設定標題)

(觀測所)

(未設定標題)

(觀測所往外看)

(未設定標題)

(遊客中心)

 

再往山下走會經過一個叫「廁圊」的建築,那是以前的廁所重建成的「古蹟」,在當時可能是很先進的設施。廁所裡面一邊是溝式小便池,另一邊說是廁間,不過我進去看似乎沒有隔間,不知是何緣故?

(未設定標題)

(廁圊)

(未設定標題)

(廁圊內部)

(未設定標題)

(廁圊外的孔洞)

 

仙洞巖

由於時間還早,家人說想去仙洞巖看看,就一起過去了。

仙洞巖簡單說就是個海蝕洞,台灣很奇怪,這種地方很容易就變成廟,這裡也不例外。進入廟後,四週岩壁上有很多古人的留字,搞不清這些古人到底是頗有自信的文人還是沒公德心的遊客?廟裡面供奉著彌勒佛和觀音菩薩,四週還有各種佛像。

(未設定標題)

(仙洞巖)

(未設定標題)

(觀音像)

(未設定標題)

(仙洞巖裡的神像)

(未設定標題)

 

原本以為就一個海蝕洞而已,搞不清到底怎樣出名,結果家人說了才發現在佛像的右手側有個小小的「走道」可以走,這個走道窄窄的,看起來走進去是沒問題的,沒想到走進去後,越來越窄,我覺得自己都要側身才能行走,背包和身體不斷地撞擊旁邊的岩壁,再走進去,走道變成「凸」字形,也就是人要彎腰才能過,看到這,我整個心都涼了,真的很想打退堂鼓,無奈以這樣的姿態要退回去也不好走,因為無法轉身,只能倒退,再加上後面的人又跟上來了,只能硬著頭皮往前,真不知道如果卡住了會怎樣。還好可能只是視覺作用和心理壓力帶來的恐慌,最後還是順利進到裡面了,但這個經歷實在有點恐怖,感覺會有幽閉恐懼症。事後想想,如果來個地震一定更可怕,以後還是別玩這種...

(未設定標題)

(狹窄的走道)

(未設定標題)

(可怕的凸型走道)

 

除了那個走道,仙洞巖旁邊還有個佛手洞,我立刻跟家人聲明:如果又是那種狹小地道,我就不進去了!還好結果不是,雖然他也是海蝕洞,不過他是寬廣的洞,只是有密密麻麻的通道,那為什麼叫佛手洞?原來走到最後時,在天花板位置可以看到手指的形狀,所以才有這個名字。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這就是佛手)

 

太平青鳥/基隆地標

由於時間還早,決定再前往太平青鳥及基隆地標,感覺又是爬坡的行程....

太平青鳥

說是由已經不存在的太平國小校舍改建的書店,一樓只有一間教室改成書店,二樓全部都是,三樓的話則是弄成觀景台。感覺就像文創中心。

(未設定標題)

(太平青鳥外觀)

(未設定標題)

(某間教室的裝飾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(未設定標題)

 

基隆地標

每次來到基隆,看到那幾個英文字地標,總很想去看看,這次終於有機會造訪。原本以為到了太平青鳥之後,還要再往上爬,沒想到其實到太平青鳥後,往旁馬路一走就看到那幾個再熟悉不過的字了!真是感覺有點不真實。

(未設定標題)

 

 

我的其他遊記

[桃園] 大溪月眉落羽松

[新北][板橋] 林本源園邸

[基隆] 基隆燈塔半日遊

[基隆]基隆塔半日遊

[桃園] 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

[新北][石門] 老梅綠石槽

[高雄][左營] 見城館

高雄][左營] 蓮池潭一日遊

[新北市][永和] 世界宗教博物館

[新北][金山] 朱銘美術館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2022 的新生活 的頭像
    2022 的新生活

    2022 新生活

    2022 的新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