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家人找到自己的宗教信仰,他覺得有必要一併把家人帶離不好的狀態,所以三不五時會提一下要不要去上課,在他們心裡隱隱約約會有一種想法:如果不能讓家人一起,那怎麼去影響其他人呢? 也或者:怎麼能丟下家人,只讓自己變好呢?
我自認為是比較理性的人,總覺得事情要說得合理才有用。忘記在哪裡看過一段說明哲學和宗教差異的文字,我記得他說差異就是在:「宗教是有故事的」。比如:釋迦摩尼是由他媽媽右手胳肢窩的地方生出來的,或者耶穌死而復生。可能有人覺得這有什麼關係呢?可是我認為,宗教很大一部份就是建立在這些「故事」上的,就是因為有某些人,展示了與常人不一般的地方,以致於,他說的話、作的事為人所敬重,或者說,成為宗教的教義或經典,所以其實是密不可分的。我覺得,要嘛就是作到全然相信,只相信一部份好像沒什麼意思。好比某人曾說過有時會向上帝請假,這種行為只是徒增笑柄而已。如果對於這樣的東西,只挑選自己能接受的部份,跳過不能接受的部份,是不是代表你比你相信的東西還要大、還要厲害,因為你可以判斷哪些是重要該遵守哪些又是不重要可以帶過的,這麼說起來豈不是你的教友應該轉而臣服在你之下,因為你比現在大家所相信的,更加有智慧?
當然我也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能直接全然地接受故事。常見的一種說法是不能証明的,未必就不存在。
我自己的看法是,為什麼我們的世界會有個什麼法則?如果真的有,那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定義出這樣的法則?而這個存在所身處的又是個什麼樣的環境,這個環境是不是同樣有什麼法則在管理著這個存在呢?我覺得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。就好像佛教嚮往著跳離輪迴,前往西方極樂世界世界,那在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又怎樣呢?一個更大的輪迴?難道「到西方極樂世界」會是一個終極狀態嗎?
又想到一個更極端的問題,宗教裡會有一個極樂世界(西方極樂世界或天堂之類的),那麼:異教徒或沒有宗教信仰的人,是否可以到另一個宗教所謂的極樂世界?會有這個問題原因是世界的宗教很多,每個宗教都有他的極樂世界,如果這件事是真的,那麼 (1)每個宗教有各自的極樂世界,我信 A教可以去 A教的極樂世界,信 B教可以去 B教的極樂世界,我沒有一定要信哪個宗教,或者 (2)不同宗教講的極樂世界是同一個東西,那還是一樣,我可以藉由任一個宗教去到同一個地方,那也沒有一定要信哪一個宗教。當然也有可能是只有其中的某個宗教才能引導我到真正的極樂世界,那問題就在於我如何找到那一個?然後世界上聽都沒聽過這個宗教的人豈不是太可憐,他們也沒犯什麼錯,只因為沒有機會接觸到這個宗教就沒得去極樂世界,如果世界的規則真的是這樣,我不會喜歡這樣的規則。
然後找到一篇討論陳進興和陳樹菊會上天堂或下地獄的文章,看得我目瞪口呆,為了減少紛爭,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搜吧。其實也就是如果你全心全意相信,那麼整個推理就是沒有問題的,真的能由根本幫你釐清盲點,如果是不信的人看起來,那就是由立論就有問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