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身為指數投資的信仰者,其實有些地方還是會有盲點,還是會有陳積已久的想法深埋,當然有些也是書上來知識,未曾真的去檢驗過,僅憑感覺上有道理就相信,這次,想來看看 ETF一年定期定額投資的結果。
這是我這一年來投資的狀況,我一個月裡扣款三次,分別是 6日、16日以及26日,金額分別是 3000元、4000元以及 3000元。依交易明細來看,扣款日如果是假日的話,就會延到下一個交易日,可以看到 2/6 應該是碰到農曆新年,一直延到 2/17 才申購,所以出現 2/17 申購兩筆的狀況。再者,股票不像基金會有小數點的單位數,最少單位到一股,所以實際扣款金額不會到設定的那麼多。我另外列出了累積股數,主要是因為有兩次配息的關係,所以要知道除息前的股數。
再來看看結果:
我是直接以 12/27 來計算,算出來的報酬率是 5.17%,是不是跟想像的差了很多?去年不是應該有二三十的報酬率才對嗎?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是 006208 的操作績效不好嗎?所以我用台灣 50 指數和 006208 畫了一張圖:
可以看出兩者的趨勢與振幅大致上是相同的,事實上我有計算數字,結果差異並不大,可見 006208 追蹤得蠻好的,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
其實首先應該要問,那我覺得應該是怎樣的報酬率呢?以最上面的表格來看,1/6 是 71.16,而 12/17 是 81.06,幾乎漲了 10元,漲幅應該是 10/71.16 大約 14%,這就近似於我們平常較常聽說的近一年報酬率。這麼說好了,如果我只在 1/6 進場,我也會得到這樣的結果,但我的投資就是定期定額,就是要避免「擇時」的問題,避開了高點,同時也避開了低點,取得了平均的成本。再注意看申購的價格,基本上只有三次的價格是在 76元以下,整個平均下來的成本 78.57,配合第三圖看一下,這一年的大部份時間,股價/指數處於一個來回整理的狀況,這種情況下,定期定額用來降低平均成本的效果不會很明顯。所以,算出來就是這樣的績效沒有錯。再者,我並不是年初就卡了接近 12 萬在那邊,而是以一個月大約 1萬元的速度慢慢加入投資,這部份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計算,但概念上來想,報酬率應該是比算出來的 5.17%大一些才對。
所以,不要想說明明一年的報酬率那麼高,怎麼定期定額的報酬率那麼低,這其實就是我們的選擇,不是嗎?了解兩種方式的差異,才不會讓我們有錯誤的期待,甚至放棄我們原先作對的決策。
(找到富邦投信一個計算定期定額報酬率的頁面,有興趣的可以試算看看,不過他一個月只能扣款一次,所以不符合我的狀況。)
01/28 補充:其實和 TW50指數比較不合理,真正應該和 他的報酬指數 比較才對,我自己都把配息加上去了,所以指數應該要一起處理才對。